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返回首页

赵彦春教授做客大工外语讲坛,畅谈中国文化外译使命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02 点击量:


3月2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会议室座无虚席,上海大学中国文化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翻译中国》主编赵彦春教授应邀做客大工外语讲坛,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斯道极轨,传承中华——翻译的历史担当》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汪榕培典籍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李秀英教授做介绍和总结,院长陈宏俊教授主持会议,并代表学院向赵彦春教授颁发了荣誉证书。

赵彦春教授从哲学、逻辑学、文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典籍英译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建构和解读。他认为翻译必须坚持形意合一,不可偏废,并以自己翻译春联、《三字经》、《千字文》的实践为例,证明翻译不仅要传达意思,还必须译出原文的形式。否则,译文就不再是《三字经》、《千字文》了。赵彦春教授翻译的《三字经》严格遵守三字(英语词)一小节,合仄押韵,正是特朗普访华时展示的外孙女背诵的三字经的译本,目前已经在国内外掀起学习和研究的热潮。《千字文》严格译成不重复的一千英语词,被称为“神翻译”。赵彦春教授翻译的陆游和唐琬的《钗头凤》同样做到了形式一致、内容忠实、语言精当,加上赵彦春教授声情并茂的朗诵和讲解,会场师生都感动落泪。

赵彦春教授还以《庄子》中的人名翻译为例,认为典籍英译应该全面考证典籍中的本义及其内部的联系,人名地名不能以拼音音译了事,而应该译出专名的本意,传达中华典籍文化的本原面貌。赵彦春教授坚持对西方哲学和语言学的批判学习,认为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深入分析可以重构西方主导的语言学理论,并建立更加宏大包容的翻译学理论。

赵彦春教授介绍了我国文化外译对国家战略和世界需求的作用,推介了当前国内外翻译教学研究平台,号召外语专业师生以中国文化外译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文明的繁荣进步做出努力。

在场师生无不为赵彦春教授的深厚的国学功底、精湛的语言艺术和强大的时代担当所折服,纷纷感到增强了对外语教学研究的价值感的认同,提高了关于中华文化外译的使命感,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好赵彦春教授推介的平台,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典籍翻译工作中。

 


【赵彦春教授简介】

 

赵彦春。1962年生,江苏徐州人,教授,博士。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执行会长、《翻译中国》主编。先后担任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基地博士生导师,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外国语言研究所所长,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曾担任《现代外语》副主编。专攻翻译学、认知词典学,兼攻理论语言学,语言哲学等专业,迄今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篇,出版专著9部,译著16部,主编著作4部。已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致力于经史子集的研究和英译。2014年出版的《英韵三字经》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以三个英语单词对应三个汉字的偶韵体《三字经》译文,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纪英文报、渤海日报、今晚报、上海电视台、天津广播电台以及今日头条、网易等各大知名媒体的广泛报道,被誉为“有史以来最美汉英翻译”“神翻译”、“神还原”。

 

 


上一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教授来校讲学 下一条: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黄忠廉教授做客大工外语讲坛,阐述“外译何以称学”